欢迎您访问萧山老年大学网站!
加入收藏夹 首页

金秋生活

TEACHING MANAGEMENT

旅游指南 TRAVEL GUIDE

首页 金秋生活 旅游指南

老北京记忆--广安门大街

来源:萧山老年大学       发布时间:2017-07-22

广安门大街,北京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远在唐代就是东西向街,称檀州街。辽时为安东门通向清晋门的大道。金时是施仁门通向彰义门的通衢,称彰义门内大街。明时建广宁门,这里为广宁门大街,东段为菜市口大街。清时为避讳道光皇帝旻宁之名改为广安门,并把两段合并称广安门大街,延至民国。解放后称广安门内大街直至今日。

广安门大街是西南方向从陆路出入京城的唯一通道。天下十八省所隶官员朝觐,工贾来者莫不遵路于此。明清两朝南方学子参加科举考试,皆从广安门大街进京。所以古时广安门地区的热闹景象不难想象。

一尺道路五两三唯二的石板路

古时修路多为夯土,而在清雍正年间,皇帝修建清西陵下令从广安门到宛平城修筑石板路。这段长1500丈的道路,共花费白银八万两。平均每修一尺长的道路就要花去白银五两三钱三分,所以北京人曾用“一尺道路五两三”来形容这条路。另一条则是连通永定门与正阳门,为皇帝去天坛和先农坛祭祀而铺设的御道。

_2}QZ]7BO1~RLKA(4$5`9D5.jpg

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

在京城的古刹中法源寺可以算是历史较为悠久的一座。但是您知道么,最早法源寺可不叫法源寺!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为悼念东征阵亡的将士,诏令在广安门大街东端南侧的位置立寺纪念,直到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才建成,赐名悯忠寺。没错,这悯忠寺就是法源寺的前身。安史之乱时一度改称顺天寺,平乱后又恢复悯忠寺之名。

辽清宁三年(1057年),幽州地震,悯忠寺被毁,修复后易名崇福寺,直至清雍正十一年重修后改名法源寺。乾隆四十三年,法源寺奉诏再次整修,竣工后乾隆皇帝曾亲自来到法源寺,并御书匾额“法海真源”赐给该寺。据传金时宋钦宗还曾囚禁于此。清代诗人龚自珍、国画大师齐白石均曾寓居于此。

烂缦胡同不浪漫湖南会馆定乾坤

法源寺后街往东去不远就是烂缦胡同,烂缦胡同是广安门大街以南的一条老胡同。明时称烂面胡同,属宣南坊,《光绪顺天府志》称:“烂面胡同又作懒眠。”民国时期改为烂缦胡同,巷名沿用至今。烂缦胡同地近广安门,是南方学子进京赶考的必经之地,因此清时会馆较多。有江苏元宁会馆、江苏常昭会馆、湖南会馆等。其中最着名的是湖南会馆,二十年代毛泽东等伟人在此从事革命活动。它是中国革命的见证。如今是一所幼儿园了,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12月6日毛泽东率湖南驱张请愿团离长沙赴北京开展驱逐张敬尧的活动。12月18日到达北京,12月28日,湖南旅京各界公民大会在湖南会馆召开,讨论驱张办法,参加者千余人。

G3EN18T)P$1R86Z{Q(0A]AD.jpg

清代刑场菜市口闹市里的鬼门关

说到菜市口相信全国人民都知道,没错就是电视剧里总配合午门出现的菜市口。早在辽代,菜市口一带是辽安东门外的郊野。金代是中都施仁门里的丁字街。明代这里形成蔬菜交易市场,称菜市街。到了清代,此处被设为刑场,称菜市口,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菜市口刑场在东临铁门胡同,西靠北半截胡同的老鹤年堂药店前面,按今天的位置就在铁门胡同南口稍偏向西南的马路上。当时每年交秋,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与九卿共同对犯人会审,冬至前处斩。行刑当日,行刑的仪仗前有响锣开道,衙役守在犯人两侧,监斩官压阵。犯人被押出宣武门,过断头(魂)桥,送往菜市口刑场。过去在宣武门城楼上还有“后悔迟”的字样,犯人出了宣武门就断无生还的可能了,后悔也来不及了。犯人押到菜市口,在刑场正中行刑,若处决犯人众多之时,则由东向西排列,刽子手执刀由东向西顺序斩决。所用鬼头刀五柄、凌迟分尸刀十柄。犯人被杀后,尸体被人运走,血迹即被黄土垫盖上。据说因为这里杀人太多,死囚流下的鲜血浸入土地,将菜市口一带的土地染红,经久不去。

鹤年堂前讨刀伤药—死到临头

明嘉靖年间(1556年前后),鹤年堂曾相继开设了五家分号,遂有“五鹤朝天”之称,老店作为总店仍在菜市口原址,严嵩之子严世藩题匾“西鹤年堂”。

6QWEKI78OTL_Q@O1CYRF41C.jpg

提到菜市口不得不提的就是鹤年堂。北京鹤年堂成立于1405年(明永乐三年),是由元末明初着名回回诗人、医学养生大家丁鹤年创建的。鹤年堂原址座落在现宣武区菜市口大街铁门胡同迤西路北,骡马市大街西口,与丞相胡同相对,与回民聚居的牛街相邻。作为真正的“老北京”,它比故宫和天坛要早十五年,更要比地坛早一百二十五年。

每逢官府要杀人的前一天,鹤年堂都会被告之:明日行差,准备酒食,切勿外传,日后付款。到了第二日,药铺要关门停业,监斩官、刽子手们先集中在鹤年堂时大吃大喝一顿,酒足饭饱后,在鹤年堂门口放好监斩台,午时三刻一到,监斩官朱笔一圈,顷刻间人头落地。因此,“鹤年堂前讨刀伤药——死到临头”就成了老北京的一句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