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萧山老年大学舞蹈队在区十九届老年文艺 调演中获创作和表演双项一等奖
来源:萧山老年大学 发布时间:2021-10-29近日,从萧山区第十九届老年文艺调演评选处传来喜讯,萧山老年大学报送的舞蹈《归乡赋》获得创作类和表演类双项一等奖,这是学校舞蹈队连续六届在区老年文艺调演中获此殊荣。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第十九届老年文艺调演由现场演出改为报送节目视频。此次评选组共收到报送视频44个,其中20%的节目为老年人自创、自编、自导、自演。萧山老年大学报送的舞蹈《归乡赋》,围绕唐朝大诗人贺知章致仕回乡的故事,以秀美的湘湖风光为背景,再现了散落天涯的游子归乡的喜悦和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节目主题鲜明,背景音乐、服装道具颇具意境,表演动作舒展、表情灵动,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
选定主题
区老年文艺调演每年进行一次,接到今年的调演任务后,鲍老师和学员们便开始思考排练一支什么舞去参赛,既要能契合庆祝建党100周年这个主题,又能让人耳目一新。经过大家商量,最后确定以萧山人的母亲湖——湘湖为背景,以萧山的名人——贺知章回归故乡作为故事进行展开。《归乡赋》就这样确定下来。
打磨作品
找音乐,做视频,一遍又一遍,舞蹈队不不断地修改完善作品细节,精益求精。除了音乐和背景,要跳好一支舞,服装和道具也是重要的一环。服装是店里定制的,颜色、剪裁,大家跟设计师是讨论了又讨论,修改了又修改。道具柳条的选定,更是让舞蹈队队长祝晓莉感慨万千,她几乎跑遍了萧山所有的道具店和装饰店,还是买不到心仪的柳条。怎么办?于是巧手的学员们买了些零碎的小材料,开始自己动手做,总算是解决了这个难题。
坚持排练
舞蹈队平时一周有三个半天是她们定期的排练日子,为了跳好《归乡赋》,又额外增加了排练的时间。家务不做了,孙辈接送丢给了家里人,学员们一心扑在舞蹈上,时间都用来练练练。有的学员住的地方离学校比较远,但是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没有一人缺席过。作品中有一个动作是要求学员们腿部和腰部在地板上同时发力,才能做到位。为了练好这个动作,她们保持一个姿势总是很长时间,有些学员脚磨破了皮,背部又酸又痛,晚上躺在床上,全身疼得无法入睡,就用创口贴或者药膏往痛的地方贴贴,第二天依然坚持排练。
梅花香自苦寒来,当获得双项一等奖的消息传来时,学员们高兴地跳了起来,说:“一等奖,真是太好了,这段时间的辛苦没有白费,绷着的一根筋总算松下来了,接下来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成立于2014年的萧山老年大学舞蹈队,现有队员36人,均为在校学员,舞蹈队自成立以来,一直聘请区优秀专业舞蹈老师执教和权威专家指导,积极参加区内外各种公益活动、送文艺下乡、助老文艺活动及中老年春晚演出,多次在比赛中获得奖项,受到了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