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掠影里的城厢镇——吴文君
来源:萧山老年大学 发布时间:2020-05-06在2001年以前,城厢街道不叫街道,叫城厢镇,是萧山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县府坐北朝南面朝人民路。大门庄严朴素,一边挂着萧山县人民政府的牌子,一边挂着中国共产党萧山县委员会的牌子,战士值岗,戒备守护。每当从大门前走过,都禁不住往里探望,但见庭院深深,树木葱茏,阶台清爽。于静谧之中透着威严,在朴实大方里自存气派,由不得心生敬畏。
那时的城厢镇,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身,是萧山的象征,城厢镇就是萧山。老公徒弟住义蓬,他来城厢镇的时候,会和我老公说:师傅,今天我来萧山了。我兵团战友在南片,不论公事私事,只要来了都是说来萧山办事。经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二十年改革开放,萧山老城区快速扩展了,不但扩展了疆域,更是褪去了历史旧貌。到处高楼林立,大厦恢宏,入夜霓虹闪烁,万家灯火。往昔田陌纵横,沃野千倾,如今是大道通衢,车水马龙。城厢镇呀,你旧貌不再。追溯到遥远的1963年的春天,那年,我10岁,我来到萧山。
那时的城厢镇真的不大,一条直街从西门到东门,西山脚下铁路道口是西门的起点。我就读于湘师二小,又名凤堰桥小学,出了校门往东百十步有个十字路口,过路口不远处可见田野村舍。从西门到东门萧山人说路长三里,我就在这三里路上从六三年春天走到六六年夏天。
老街依城河而建,城河北面俗称下街,下街面河,下街只有一面街,所以下街亮堂,少市井气。市心桥以西的下街,驻扎着城厢粮管所和多家粮店。市心桥往东是萧山中学,再往东江寺。江寺黄墙黛瓦,正面墙上大大的写着:萧山人民大会堂。对江寺的深刻记忆,来源于1964年的六一儿童节,萧山的小学生在这里举行庆“六一”文艺会演,我校演出歌舞《亚非拉小朋友联合起来》。我有幸扮演了一个非洲黑孩子,唱着: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祖国在黑非洲。有一次,我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一本薄薄的书,书没了封面封底,不知作者何人。但他肯定是萧山人,因为我在他以自述的方式描写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亲身经历中,看出他家住在东门,他的书中有凤堰桥,有弹棉花作坊等等,日本鬼子打进来那天,他从上街跑到下街,又从下街跑到上街,看到对面北干山上出现了日本药膏旗。我惊喜的在书中寻找东门的一景一物,加上少年时依稀记忆,努力去拼凑一幅图画,一幅我当年不曾用心去记住的图画。仿佛一个久违的朋友来到我的身旁,娓娓道着过去的故事。已过知天命的我,年少时的记忆慢慢模糊了,可我真的遗憾那时的我为什么没有好好的,多看看了解近在咫尺的下街。
城河南面自然是上街。上街西起凌家桥,西接西桥,西桥通向铁路道口,西桥直到西河路北口一带,是有名的自由农贸市场,每日晨起到上午,四里八乡的农民挑着担子,推着车子,载着各种各样的疏菜瓜果,鸡鸭鱼虾来这里叫卖。西桥官名县西桥,当年自由贸易是不允许的,所以百姓戏称此桥黑市桥。上街热闹,聚集着许多行业,许多商店,上街的街道很多路段是石板铺就的,街两边石板是直着铺,直铺的石板紧贴着街边的房屋墙脚,街中间的石板横着铺,稍显高低不平。街两边屋面几乎清一色木排门,门口一道石门坎,一块块尺把宽的木排门,早上,店员一块块卸下开门营业,傍晚又一块块装上。市心桥以西的上街,是城厢镇商业最集中的街市,萧山最大的百货商店就背靠城河坐落在市心桥旁。商店有二扇门,它的大门是老式石头墙门,另一扇稍小些,也是老式石头墙门。商店里有着萧山最齐全的商品。当八十年代老城改造之初,我站在秀衣坊庭院式新颖建筑前,望着拆除了所有老房子的上街,望着城河边绿树花坛整洁的休闲空地,不禁感慨万千,这块不大的地面,是有怎样的魔力承载起萧山往昔那些经营着百货、杂货、小吃等等的民生。
东门不及西门繁华,却也是商店聚集。在二小读书难得出趟校门,东门那个十字路口和拐过十字路口是种怎样的情景,一直迷迷糊糊。以致大半辈子多次做着相似的梦,我来到这个十字路口,那里有条河,有高高的拱桥,有沿河岸的茶馆,有长条凳,还有人们戴着乌毡帽。
连接西门和东门是三里长街的中段。过市心桥往东,街市渐渐淡了,房屋渐渐稀落,不时能沿着城河走。印象里,当年萧山最具现代感的新华书店在这里和江寺隔河相望。它红色,砖混结构,在上街众多木板结构的房屋里显的特别不同。唯有这新华书店,我会在稍早些放学的回家路上进去逗留,我喜欢那里的干净明亮。
西门相对东门略胜一筹,西门有15路公交车连接萧山和杭州,西门周边有三大国企,杭齿厂、杭发厂、杭二棉。东门,身后是萧绍平原,是广袤的乡村。
一个城市的变迁,在某个时期是相对静态的,在某个时期又是相对动态的。2019年春节,我兵团战友聚会的地点选在河上,去参观河上民间主办的抗日战争纪念馆。馆中展出很多抗战历史文物、照片。有多张照片拍摄于萧山:战乱中到处断墙残壁,泥墙泥路衣衫褴褛的难民,整个县城破烂不堪。我难以相信萧山的前生竟是这般模样。又非常感动,抗战胜利全国解放,党和国家十几年的时间就让萧山从战乱废墟里站起来,变成一个富足祥和之乡,变成了我63年来到萧山时见到的模样。
其实萧山一直在改变,城厢镇一直在改变,只不过改革开放前的变,是润物细无声的变,改革开放后的变,是大刀阔斧,破旧立新的变。新一代的萧山人,也许很多都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过去有西门东门一说,不知道上街下街为何物。他们徜徉在文化路上,徜徉在城河街头,不会想历史上这里叫下街,那里叫上街。如同我的母校湘师二小——劲松小学,年轻的父母们很少会去探究它的前身是湘湖师范附属第二小学。我的母校早已旧貌换新颜。我很多次站在路对面望着它:望着它彩色墙面的教室,望着它镶嵌铁栅栏的校门,脑中回放的却是我当年坐的因地制宜不甚规则的教室和学校后门开处的厨房,一个灶台,一个炒锅,一架蒸笼伴随午饭不能回家的我和同学和老师度过小学时光。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社会永远是发展进步的。城厢镇从历史长河中走来,为萧山留下可圈可点的基业,为城厢镇人民留下难忘的美好记忆。在时代变迁格局调整下,城厢镇走下镇的政坛,现在以街道的行政管理模式,带领辖区33个社区,15万居民,在18平方公里土地上,守望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