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萧山老年大学网站!
加入收藏夹 首页

夕阳风采

THE SETTING SUN

学员天地 STUDENT WORLD

首页 夕阳风采 学员天地

我和共和国同龄——秦秀峰

来源:萧山老年大学       发布时间:2024-11-04

1949年公历9月,我出生在临浦农村。从此,我与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70年代末,在组织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基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主管农村萌芽状态的乡镇企业,同时也亲身经历着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大变化。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壮大,关乎国计民生的“农民、农业、农村”这三农经济也迈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进入80年代初,原人民公社改名为乡人民政府,乡村的有线广播和田间喇叭播放着《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乐曲。“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指导思想也深入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心中,我也被通济乡党委、政府安排为当时的通济乡政府工业办公室主任,协助主管乡村二级集体经济企业。基本上每天都在乡党委书记或乡长的带领下,深入全乡各企业调研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并经常跟书记和乡长带队赴上海、江苏江阴和无锡等地考察取经。1986年底,经多方联系了解、商谈,促成了由通济乡经济联合社、中国纺织品总公司上海分公司、国营萧山工业总公司三单位的合资联营,新建了首期占地38亩的萧山三利棉纺织厂,并顺利按计划完成筹建和达到正常投产。从此,我从政府工作人员的角色转换为企业管理人员,人生坐标的罗盘重新确定。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努力给自身充电,将新的知识融合到新的工作中去。

90年代初,随着党和国家持续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乡镇机关实施撤乡扩镇的“撤扩并”改革,我工作的通济乡政府并入大临浦镇后,原乡政府改革为办事处。经撤扩并后的新一届临浦镇党委、政府安排,我调入大临浦镇的工业办公室工作,任分管镇办企业的镇工办副主任兼工业口机关党总支书记职务。每天除了工作,空闲时便喜欢看书,写写分管工作阶段性总结,写写工作感想与人生感悟,用笔刻画时代的斑斑点点。记得在1995年,有幸接受了《人民日报》经济版副总编的采访,我将平时工作中积累的总结性文章,代表临浦镇政府工办,报送给报社,后经报社相关领导及专家的修改斧正,被《人民日报》经济版整版篇幅报道,而且我个人工作积累的企业转制工作经验型论点、论据连续被人民日报转载了三次,为当时萧山市走在全国集体企业深化改革工作的前列,作了间接性的宣传。因此,在当时的萧山市委召开的由各乡镇党委书记、工业镇长、工办主任参加的全市工业会议上,我受到了时任萧山市委书记的口头表彰。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共和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许多原国营、二轻、镇级、村级集体企业,已基本完成依法转换经营体制而转变为民营企业。

我于2009年10月在临浦镇人民政府光荣退休。退休后在临浦镇的一家民营企业一直发挥余热至2016年度,并于当年上半年进入萧山老年大学学习,兼任班内党小组长,同时于2019年度、2023年度被学校评为“优秀学员”荣誉称号。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共和国同龄的我,也已是耄耋之年,但我仍拥有而立之年的良好心态与学习热情。我的做人处事准则,始终立足于“清清白白做人,诚诚恳恳待人,扎扎实实办事,实事求是处事”这四句话展开。无论过去在机关工作还是目前在校学习,时刻不敢忘怀的就是“感恩、责任”四个字,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尽好自己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的责任。我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