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萧山老年大学网站!
加入收藏夹 首页

理论研究

TEACHING MANAGEMENT

理论研究 THEORETICAL RESEARCH

首页 理论研究

开门办学的理念和落实的实施

来源:萧山老年大学       发布时间:2012-06-13

浙江省是个人才辈出的省份。人才辈出的前提就是重视教育,狠抓办学。而抓教育首先要抓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革新与解放。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理念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我们的教育确实到了需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时候了。其实谈创新也需要回顾与返求,想当初“开门办学”的思想还真是教育领域的革命。

“开门办学”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办学指导方针,它最初的提出,是针对当时部分知识分子脱离社会生活实际以及教育领域的智育第一、分数第一等不良倾向的,是为了贯彻落实毛泽东同志“我们的教育方针应当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知识分子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一系列指示,其最初的目的和动机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

“开门办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开放性和全面发展观:教学内容不拘于教材,不拘于书本,生活中可学当学的东西无一不可以成为教学的内容,而且特别注重学用的结合,教学内容注重从实际出发,从需要出发,反对大而无当,反对华而不实;课堂崇尚民主,能者为师,只要有真知灼见,泥腿杆子也可上讲台;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否定权威;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学习不一定只在教室,车间、田头、市场、山野,都可以成为学习的课堂,考试不一定只用纸笔,在实际操作中动手、动口、动脑更是一种能力水平的综合测试,这种生动、新鲜、活泼、多样的教学,正是教育自身规律的本质体现。

“开门办学”非常注重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其办学方向完全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培养未来接班人为目标,以“又红又专”为人才衡量标准和尺度,使每个人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自觉地合理地融入到社会的多样化的需求中去。

老年大学是进行非学历教育的学校,它吸纳的学员没有升学、就业、获取学位等负担和压力。因此,从具体培养目标、学员构成对象、课程涵盖内容、在校学习期限等诸多方面,与其他年龄段的学校教育迥然相异。但是,不断提高作为学校生命线的教育教学质量这个本质要求,却与其他年龄段学校教育别无二致,而要殊途同归。如果说,具有相当规模的校舍,配置现代化的教学办公设备,获得固定渠道的办学资金,是办好老年大学的硬件建设和外部条件,主要依靠公共财力的支持和帮助,那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远扬的声誉,则是办好老年大学的软件建设和内部条件,这就要靠学校苦练“内功”,实行规范办学,实现从“能开学”、“能上课”到“开好学”、“上好课”的跃升,而且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标准和要求。

“开学办学”打破了僵死的传统,开创了教育的新风,是教育领域的一次思想解放和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政策重新调整,教育开始重新向其自身的规律回归,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从此,我国的教育事业又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到今天,我国教育发展的成果人所共见,已无需多言。

但是,如果冷静地想一想,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开放性要求和“四有”标准的全面发展性要求贯彻落实得如何呢?我深深地感到,目前的学校教育,问题依然多多。从人的培养发展的角度来看,是极为关键的阶段,从教育的规律以及社会的职责来看,教育重在养成教育,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素质,在公平教育的基础上,兼顾提高,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发展特性。从我们老年大学来看,老年人的求学普遍需求与学有所成特定需求的关系,尽可能满足老年人对不同学科门类及其不同层次的需要,从而促进师生员工每个个体和全员群体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延缓生理上的衰老机能,锤炼心理上的抗老意志,老当益壮,颐养天年,保持平和,怡然自得,实现健康老龄化。“推动社会和谐”,这是从举办老年大学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功效说的。经过老年大学熏陶和培育的银发莘莘学子,应当而且能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支持社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的生力军,不仅自己在单位、家庭、社区和社会争当楷模,跻身于老年群众和其他群体的先进层面,而且要言行一致,自觉地发挥积极作用,做消除代际隔阂、融洽人际交往、实行天人合一、完善内心和谐的骨干力量,实现积极老龄化。校风是要使本校多年形成的优良风气发扬光大,又要适应时代风云变化,跟上社会前进步伐。要求师生员工德育为先,“做人”为本;知识渊博,才艺精深;活到老、学到老、进步到老,融入时代、融入社会、融入群体;营造和谐,追求完美。总之,坚持办学宗旨,发扬优良校风,就是把以人为本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师生全面自由的发展。所以,我认为,目前的教育改革,应当从“开门办学”最初的出发点开始,而不能只是单纯的课程改革,应该从大教育的概念出发,从教育理念和办学指导方针出发,对“开门办学”进行重新思考,强调教育的开放性,强调全面发展观。

所谓全面发展,一是指个性的发展,教育应该满足受教育者在知识、体格、心智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应该营造受教育者自由发展个人特性的空间。二是指社会性的发展,教育的过程,还应该是受教育者不断学会融入社会的过程,而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文化知识增加的过程。做人做事的原则与方法,善恶美丑等道德价值观念,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等等,都应该与文化知识一样被同等关注,而且应该放在首位。

所谓开放性,一是教育向其他领域的开放。如学研结合、学企结合、学商结合、产学结合等等。二是学校向社会开放。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不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不能实行封闭管理,把学校搞成“集中营”,搞成“独立王国”。三是教师和学生向外界开放。毛泽东同志当年如是说:“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教师和学生再也不能只生活在“升学教育”、“应试教育”的阴影里,不能再培养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走出“象牙塔”,感悟多彩的社会与人生。而要实现教育的开放性,就必需实行“开门办学”,也只有走开门办学的道路,才能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解放思想“开门办学”决不只是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关乎教育理念和教育发展方针的根本问题。

                                                   袁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