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萧山老年大学网站!
加入收藏夹 首页

夕阳风采

THE SETTING SUN

学员天地 STUDENT WORLD

首页 夕阳风采 学员天地

一张旧照背后的故事——韩永平

来源:萧山老年大学       发布时间:2023-04-20

这是母亲影集中一张很普通的照片,一张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小学毕业照,却是她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张。母亲是个乐观豁达的人,不失大节但又不拘小节,长期的生活磨难,使得母亲对保存照片这样的生活小事显得非常随便,以至于不少她自己学生时代、年轻时期的照片要么破损,要么沾染上了污渍,而唯独这张干干净净。记得母亲在退休后经常翻看她的影集,许多照片总是一览而过,但我发现,只有翻看到这张时,她会显得特别认真,屏息凝视,若有所思,我猜想这里一定有故事。

母亲生活十年之久的萧山老年颐乐园要翻新改造,在此居住的老年人都将由组织安排去外面过渡。我抓住这一契机,动员她来家中居住,她欣然同意了,我的内心一下散去了担心牵挂的阴霾。因为十多年前,母亲执意要去颐乐园养老,她说和一群志同道合年龄相仿的人在一起,才有她晚年的幸福。这次来家后,尽管悉心陪伴,但我察觉,她离开了老年群体后,显得非常空虚和无聊,经常翻看她的影集来打发时光。

记得那天上午,暖暖的阳光洒在阳台,母亲慵懒地坐在藤椅上,又拿起这张照片端详良久,自言自语地说:“唉,我们那时的学生真是根本没法跟今天的学生比,拍毕业照,连鞋都没有穿,都光着脚”。我凑上前一看,果真前排席地而坐的11位男生只有一人穿着鞋。那是为什么呢?要知道拍毕业照对一个毕业生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大概没提前通知吧?”我随口说道。“不,怎么会没通知,你看他们都戴着红领巾,着装也很整洁,不穿鞋是因为他们要下田劳动”。母亲非常认真地纠正道。我一脸好奇,端起椅子坐在母亲身旁,很想听听这故事里的故事。

母亲告诉我,义桥山后中心小学其实是设立在山后村孔家祠堂中的一所农村完小,之所以冠以中心二字,是因为它承担了对义桥山后片的牌轩、民丰、建新、后坛等4所“单班独校”村小的业务管理与指导工作。这里毕业的学生不多,总共也只有30多个,这样的学校在当时的萧山比比皆是,它承载了那个时代的教育梦想,简单而朴素。50多年前的农村小学,教学设施简陋,师资水平也十分低下,适龄儿童入学率不高,入学后的辍学率却很高。那时的农村教师,很多的精力,不是放在钻研教材与教法上,而是用在了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和防止学生中途流生的劝解上。难怪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晚饭后丢下我们,急匆匆地挨村挨户去家庭访问,因为只有这个时间点,家长们从田间收工回家,在吃饭的间歇才能碰到他们。 

那时全国刚经历了三年粮食困难时期,农民生活十分贫困,能吃饱饭成为家家户户的一种奢望。在这样的背景下,家长让年长的孩子在家带弟妹,替自己分担家务劳力或让其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远比让孩子上学读书的态度要坚决得多。你不要小瞧“30多个”这不起眼的数字,它可是那些年老师们奔走山后片近20来个自然村,经过一次又一次不懈努力才得以读完六年小学的学生总数。为了让学龄儿童入学,为了不让学生中途辍学,学校允许学生带弟妹上学,允许学生中午回家参加劳动或把割来喂猪喂羊的青草等摆放在教室的后面,学生也在答应了家长的这些要求后才得以允许到校读书。照片中的这些学生光着脚,可能就是他们利用在校的空余时间“捋起裤卷去割草,放下裤卷来读书”的原因。所以那时的学校,放学铃声响过后,大部分学生都是背着书包,领着弟妹或是挎着一大篮青草在说说笑笑中回家的,这是当时农村小学放学的一道风景。

母亲的娓娓道来让我倍感动容,我能感受到当时的学校场景,无奈却也快乐,纯真岁月的孩子在学习和劳动之间提前体验着人生的种种境遇。“为什么那时毕业的女生这么少?”我问母亲。因为我发现照片中的女生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且每个人都呈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也不该有的成熟。母亲告诉我,那是因为家长不仅不重视子女的上学读书,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也正因为如此,你去家庭访问,苦口婆心地动员他们的子女来上学,不少家长会很固执地说:男孩子么,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会记一天从生产队所挣到的工分就好了,女孩子么,根本不用去读书,迟早要嫁人的。如你再跟他们讲道理,他们便向你倒苦水,说家里这么这么穷、家里这么这么需要他(她),实在不能让他(她)来读书等理由,所以做学生的流生工作已是常态,有的要三番五次上门,而最后辍学的,当然是女生居多。母亲还告诉我,为了面对这么多失学儿童的文化学习,也为了对他们今后的生活负责,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学校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人性化地开设了“耕读小学”,即半天劳动半天学习的班级,让那些实在不能全天来校读书的儿童能每天来校半天学习。尽管这样,还是有一部分儿童不能跨入校门,于是又办起了扫盲夜校……而这种通过全日制、半日制和夜校相结合的“扫除农村新文盲”工作的背后,是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尤其是母亲,必须身先士卒,因为她是校长。母亲说,那时是每天跑学校所在地的生产大队会计室,索要社员花名册核查人数,然后是上门家访动员,陈述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不管是白天的学校教学还是晚上的夜校补习,比起上面这些事,都算是轻松的了。“以上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尽义务的,没有分文报酬,因为我们是老师,是人民教师!”母亲触动了心底的柔软,湿润的眼角写满了酸甜苦辣,作为儿子,我能体悟到她的博爱和用心良苦。每每回想起这段场景,我总是泪眼朦胧,母爱融合师爱,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

一张照片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一张照片烙印着一代人深深的教育情怀,所以母亲特别看重这张照片。每一次看到这张照片,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那忘我工作过的似火年代,追忆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教育事业。

物是人非,但情怀依旧。